作者:夏恩。許派瑞
書籍內容:
一開始看到書名,會以為這本書也是在教類似一些思維框架或是方式的書,但在翻開前面幾章後發現,這本反而不是教科書般的教導思考圖形、模式,而是從人底層會如何思考開始講起,作者提到了我們思考很大部分都是依照大腦潛意識反射動作去執行,所以實際上我們很大部分的想法都有可能被預設值所影響。
預設值:
- 情緒預設值:我們很容易被情緒牽著走,例如感到憤怒時會沒想太多就作出反應,要上台表演前提醒自己不要緊張就越容易緊張,就越容易導致表演失敗,而當我們生理出現情況例如飢餓、睡眠不足的時候情緒預設值就更容易出現來干涉我們的思考。
- 自尊預設值:過於自信會讓我們忽視可能發生的風險,然後我們有時候為了維持或提高自己的形象,會做很多不理性的事,書裡面講了一句話,一個人如果希望別人認為自己很優秀,等於讓世界給了操作你的機會,這裡面書裡提到的兩個例子都是不甘於自己現狀,認為自己更好最終導致了悲慘的結果。
- 社會預設值:人會跟著群眾走,然後當大家都在做一樣的事情時,你不做就會顯的格格不入,這讓我想到了以前日本有個節目,在電梯裡面大家都反著站,結果後面進去不知情的人也會跟著反著站,實驗影片看起來很好笑,但這過程其實也說明了,當我們有群眾壓力時,我們更傾向不思考,把思考的權力交出去給了大眾。
- 慣性預設值:慣性會使我們一直待在原地而不去做更多思考,可能是工作上的慣性就算可能發現了小問題,還是會用原本的方式做,人會不斷的重複做習慣的事,因為這對我們來說比較輕鬆。
打敗預設值:
- 當責:讓自己保有當責的意識,書裡面寫到不管如何都是自己的錯,我覺得寫得有點嚴苛,但裡面觀點應該是不管發生什麼事,當一件事發生應該都有自己能掌控、改善的地方,就算是事後也能決定自己應該對應的態度,掌控回應的方式決定結果好壞。
- 自知:了解自己,不管是優點、缺點,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就能打敗預設值。
- 自制:掌控情緒的能力,當負面情緒來襲能堅穩的站住腳,不讓自己被影響,也就是自律。
-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或是相信自己對別人有價值,只有自信才能讓自己被別人懷疑時能站穩腳步,也能夠知道什麼才是對的,自信不代表自己都是對的,但自信的人當發現自己做錯事時,能將事情導回正途,而不是花時間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不願意承認錯誤。
如何培養上面所講的四個能力,只能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時刻提醒自己當事情發生時,為什麼出錯,如何改善,當時間久了這四個能力就會累積起來了。
管理弱點
了解弱點
- 建立安全機制
- 預防:先判斷自己當下身體情緒情況,以此評估自己是否已經做好準備,是否能對事情做正確決定
- 自動規則:用規則取代決定,例如:不要決定自己下班是不是要去健身,而是先戴好衣服,然後回家路線直接走會經過健身房的路線,看似有自制力,但其實是讓規則主導。
- 增加摩擦力:為自己設上一些處罰條件,例如當自己要做某個重要的報告,但有可能會拖延,可以說如果沒在上午完成就請大家午餐之類等,增加沒完成的摩擦力。
- 裝上護欄:這就像建立SOP,例如機師起飛前會有檢查表,醫師開刀前也有,但自己遇到事情不順,可能是被情緒掌控時,可以針對這檢查表來複查自己例如這件事我要完成什麼,我現在行為是不是有效的。
- 轉換觀點:每個人都有盲點不是全知的,有時候自己做錯不見得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對整件事的掌握度不夠,多轉換觀點從別人角度去看事情,下的決定或決策才能避免掉很多可能發生的錯誤。
正確犯錯:犯錯後的心態
- 主動承擔責任
- 從中學習
- 承諾改善
- 盡力彌補
先思考 → 後行動
定義問題:
首要原則:由決策者來定義問題
過程思考:必須要確定兩點 ->
1.想達成什麼
2.達成這目標會有什麼阻礙
想達成什麼
達成這目標會有什麼阻礙
-
這邊書裡面引用了個範例讓我覺得也很常遇到的情況,
決策者招開一場會議,然後大家會先各自描述問題,當有人說出我覺得問題是什麼時,大家就會開始討論如何解決這問題,所以實際上大家在定義問題的時間上會遠少於如何解決問題,結果就是解決的問題並不是根本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
心得
這本書讓我對思維重新有了不同的體驗,以往以為自己學會了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框架,就算是會思考了,但這本書讓我有了改觀,使用思考的各種模型和框架應該只是個過程,最開始應該是要先審視自己的狀態,是不是被四個預設值影響了,當被影響了以後,不管中間用了多厲害的思考模型,或是思考方式,那結果也只會是錯誤的, 因為在最初的時候就已經往錯了的方向思考。
但要克服這些預設值不是那麼容易,其實書裡提到了預防方式都跟原子習慣這本書講到的內容很像,我們要增加這些預設值出現的難度(或是摩擦力),像是可以給自己定下各種規定,例如肚子餓的時候不做重大決定,當發現自己有情緒時不做決定,確保自己給自己加上安全規則,能很大限度地避免自己落入預設值陷阱,當然用想的很簡單,實際遇到情況的時候可能會不自知,但就是從小事情慢慢培養自己的習慣,漸漸養成真正思考時不被預設值影響,才能做出更高品質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