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岸件一郎, 古賀史健
書籍內容:
這本書藉由一個年輕人和一位哲學家的對話探討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也就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在兩個人對話中,年輕人會拋出自己或是一般人會遇到的困難,不管是自我認知、工作還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然後與哲學家持續對話探索自己內心世界。
以下想從三個對我影響較深的概念來分享這本書
目的論:
在探討目的論之前,想先來帶大家認識一下「原因論」,簡單說每個人都會被「過去」發生的事或經驗所影響,然後才造就了現在的自己,這就是「原因論」的大概觀念,舉例:人在小時候如果受到了家庭暴力,長大後可能會延續這一行為對自己的子女,也可能對周遭人產生不信任感,甚至害怕與人接觸,這種從過去事件探討人為什麼會有現在這些行為就是「原因論」。
「目的論」則不一樣,目的論認為未來是自己決定的,當你決定自己想做什麼或是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時候,過去對你的意義就會改變,同樣用剛剛家暴的例子舉例:確實有很多人在家暴環境長大後會延續這些行為,但也有人被家暴但在長大後,決定不把家暴行為延續,而終止在自己這一代,決定用更多的愛來對待自己的小孩,所以在相似的情況下,你自己「決定」自己的目的(未來要做的事),為過去發生的事就會產生不同的意義,這就是「目的論」。
課題分離:
事情可以分成「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每個人只需要專注在自己的課題,不要參與介入他人的課題。
什麼是自己的課題,什麼又是他人的課題,其實就是去想當一件事情如果這件事的後果是需要自己承擔那就是自己的課題,如果後果要別人承擔就是那個人的課題,舉例:如果小孩不愛讀書,做父母通常都會很焦急,急著想辦法讓小孩去唸書,但其實小孩如果讀書不好,成績不好影響的是他自己,所以這是小孩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父母不應該多加干涉。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社會意識:
在看完上面的課題分離,很多人會以為課題分離是不是代表了就不在管別人,只要在意自己就好,但事實上做不到「課題分離」、被認同需求束縛的人,也是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因為當你在意別人的評價,或是別人能滿足我的需求到什麼程度,看起來很在乎別人,事實上想的都只有自己。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在阿德勒倡導「社會意識」,也就是「共同體」的概念,人們雖然是獨立的個體,但也需要把其他人視為「夥伴」,在「共同體」中產生歸屬感。共同體包含家庭、學校、公司、地區、社會、國家、人類全體。以時間軸來說包括了過去、未來,甚至動植物跟無生物都包含。
每個人都會需要積極地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歸屬感,而且藉由擴大共同體也就能不在意關係的破壞,例如:在學校如果太在意同儕的眼光,積極討好周圍的人,或是在公司裡面通常老闆對下屬都會有上對下的關係,但是當你跳脫學校、公司時把共同體擴大到社會時,其實同學、老師都跟你只是社會上的一個人而已,當這樣想的時候就互相相處的關係地位就能對等。
心得
最開始看這本書會跟書裡的學生一樣有種被打擊的感覺,當目的論解釋一些負面行為、想法都是自己決定要這樣做,會有種明明因為不好的過往或是經驗已經覺得很難受,現在卻有個人直白的說你現在不願意改進都是自己的錯,跟過往的經驗無關,當意識到自己因為過往經歷的難過痛苦,或是自我封閉都是自己造成的確實讓人一時間很難接受。
但後來想如果我從現在起就能有所改變的話,從現在馬上就能改變,也許這才是目的論的主要意義,就算人停滯了,陷入到了自怨自哀的情緒裡,只要願意改變,從現在起就可以改變,意義都是自己賦予的,只要自己決定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都能讓任何過去不好經驗變成正面的意義。
在課題分離這部分對我的幫助是最大的,一直以來都會太擔心周遭人的想法,很多時候都會隱忍自己真正的想法,只因為不希望影響到彼此的關係,又或是替別人擔心的問題,但其實這些對方的課題不應該由我來介入,儘管聽起來很難完全做到,但慢慢的把參與別人的課題比例降低,自己也會越來越輕鬆吧。
這本書在我低潮的時候幫助很多,讓我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己面對生活上的困難應該怎麼處理,雖然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沒有完整的闡述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但對話的方式反而能讓我這個外行人有稍微入門的感覺,要完全做到書裡面的內容並不簡單,但藉由不斷地練習也可以漸漸地改變自己,這裡只列了書裡面對我影響較深的地方,其他還有相當多觀點值得大家自己去看看,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研究過心理學相關的東西,很多東西可能第一次接觸在時會有誤解,也希望大家能留言跟我說,讓我有持續改進的機會。
相關文章: